(资料图片)
为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夯实经济基础,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进展,建立防护林与经济林兼用型树种基因库,通榆县林业和草原局经过多方协调,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引进了风沙地甜仁用杏栽培项目,5月6日,通榆县林业和草原局就该项目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展开了技术培训与宣传活动。
活动中,县林业和草原局张文峰首先就当前国有林场的改革形式做了深入的讲解。目前,国有林场面临着众多职工没有减员到位,幼林地间种停耕,国有林场职工及家属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发展林业经济林是通榆县国有林场改革中唯一的出路,所以建立起与当地乡土树种息息相关的仁用杏基地和仁用杏基因库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在通榆县发展仁用杏,已经有多年的实验经验,因此,为了让职工群众提高认识,大力发展林业经济,举办了这次现场培训。
在培训现场会上,邀请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罗新凯研究员给职工讲解了仁用杏的食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国内国外对仁用杏的需求量以及达产后的经济价值。同时邀请林草局森防站站长高级教授田振铎同志给职工讲解了仁用杏及果树的病虫害防治要点,用药知识和仁用杏的稼接技术。并邀请了多名熟练工一现场为职工做了演示和现场教导。
据了解,仁用杏全身都是宝。杏肉可加工成干、脯、蜜饯、汁、酒、罐头等。杏仁可加工成杏仁乳、茶、精、糕点、盐渍菜、罐头等,此外可利用杏仁进行产品深加工,分离提取苦杏仁甙、杏仁油,利用杏仁壳制成活性炭。杏仁粕还可作为高蛋白、高营养饲料。因此杏系列产品的深加工,杏资源的综合利用,都将会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仁用杏不仅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干果林,因其抗寒、抗旱、耐瘠薄,能够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荒漠化地区生长,且寿命长,可以有效地阻止沙荒的扩大,减少风沙,保持水土,是西部开发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